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珍稀、濒危剧种拍摄工作持续进行时,《南剧》精彩镜头抢先看!
发布时间:2021.10.28阅读:

南剧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人大戏、高台戏

湖北省稀有剧种、濒危剧种

恩施“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

在土家人的劳作、祭祀中产生

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

2008年被纳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10月22日,在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指导下,湖北微观视界文化传媒影视团队一行赴恩施州咸丰县,对我省珍稀、濒危剧种南剧实施了相关拍摄工作。

△ 图:湖北微观视界文化传媒影视团队正在进行拍摄

      本次拍摄得到了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拍摄内容涵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道运教授南剧代表性唱腔;南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明教授戏曲基本功以及年青一代戏曲演员表演的移植折子戏《打花鼓》。

       杨道运,1962年,15岁的杨道运考进咸丰县艺术团,师从鲁光应、刘传山等老一辈南剧艺术表演家,全面学习南剧艺术的表演,主攻生角。从艺50多年来,杨道运登台演出近百个南剧剧目,5000余场次。1999年杨道运从咸丰县南剧团退休。当时,南剧人才流失,南剧艺术的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2000年初,刚退休2个月的杨道运又被返聘,负责南剧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杨道运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南剧艺术演员。2010年,杨道运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杨道运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  图:南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明教授戏曲基本功

△ 图:南剧青年演员排练创新节目

△ 图:南剧青年演员表演移植折子戏《打花鼓》
 

      本次拍摄中,摄制团队深切感受到了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这家条件艰苦的县级剧团在传承发展南剧中的坚守与担当,在新时代下秉承多年来的团训“团兴我荣,团衰我耻”的戏曲人精神,努力传承与创新,为南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新闻热点
所属分类概要描述: 微观视界 乘风破浪
上一页
1
2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武车路名邸公馆北区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演艺集团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2047号    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3854    技术支持:中企高呈

信访邮箱:hbwgsj@163.com  信访电话:027-866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