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稀有濒危剧种传承保护工程》两大成果展示
发布时间:2021.09.09阅读:

       根据省委宣传部《2020年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工作部署,实施《湖北省稀有濒危剧种传承保护工程》刻不容缓,该工程将以各地方剧种的知名老艺人为核心,采用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对剧目、剧本、口述史进行采录和搜集,并进行标准化建档。该工程以保护传承为切入点,深度记录各稀有濒危剧种的艺术元素与传统文化基因,在为我省稀有濒危剧种留下宝贵的影像、文字资料的同时,也是我省振兴戏曲全覆盖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工程由湖北省演艺集团作为责任单位,高度重视项目推进情况,湖北微观视界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进行视频拍摄、制作,推进项目实施。

      2020年,湖北省演艺集团·微观视界文化传媒《湖北省稀有濒危剧种传承保护工程》共完成了崇阳提琴戏和恩施灯戏这两个项目的影像、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恩施灯戏和崇阳提琴戏,采用全4K多机位拍摄设备,收集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共提交文字400383字,图片1098幅,视频24小时,音频11小时。

      我们的采录工作引起了各方重视,从前期筹备到完成结项,得到了崇阳县文化馆、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崇阳县中洲提琴戏剧团、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鼎力支持,参演人员上百人。

 

崇阳提琴戏简介

       提琴戏原是湖南岳阳一带的花鼓戏,约于清末流传到湖北崇阳、通城等地,改称"提琴戏",是湖北省崇阳县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鄂东南、湘北、赣北等地区流传的梁山调与崇阳地方小调、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因以提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提琴戏因曲调优美,旋律明快,表演内容贴切生活而受当地民众喜爱。2008年6月7日,提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观视界团队曾赴崇阳县天城镇、白霓镇等多地进行提琴戏的采录工作。

 92岁高龄的提琴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伯炼演出前,视察演员准备情况

92岁高龄的提琴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伯炼参演提琴戏《灯笼记》

 

恩施灯戏简介

       恩施灯戏是起源较早的一个民间地方剧种,系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于清乾嘉年间由重庆梁平一带传入恩施。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川剧形成概况的记载,恩施灯戏源起四川灯戏,四川灯戏是川剧的“祖宗戏”,广泛流行于农村。恩施与四川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或相似,语言也相互沟通,因此,“灯戏”一经流入恩施,并与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恩施灯戏。从其流入、演变的历史进程来讲,恩施灯戏从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当有近200年的历史。

      微观视界团队曾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桂花组阳氏庄园进行了采录工作。

恩施灯戏演出人员与微观视界团队合影

恩施灯戏《雪山放羊》演出照,图左为76岁高龄的恩施灯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孟永香

微观视界团队工作照

新闻热点
所属分类概要描述: 微观视界 乘风破浪
上一页
1
2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武车路名邸公馆北区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演艺集团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2047号    公安备案号:42010602003854    技术支持:中企高呈

信访邮箱:hbwgsj@163.com  信访电话:027-86620081